来源:郑州航空港区发布、河南日报、大河财立方等 时间:2020-12-25 09:09
前不久,河南省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条例》,授予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省辖市权限,标志着航空港区即将进入全新发展阶段。
惊喜远不止这一个。近来,郑州航空港区发展利好不断:机场全年货运规模挺进前六,生物医药、光电显示产业项目进展迅速,联合国工发组织项目北方协同中心落户……小编从交通、产业、生活三个方面分别进行梳理,今日推出第一篇《航空港区启新程——枢纽功能再跃升》。
航空运力提升 机场三期扩建
1.机场货运规模挺进全国前六。
12月8日,占地255.41公顷的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北货运区及飞行区配套工程用地顺利通过国务院审批,项目总投资48.79亿。今年4月,郑州机场北货运区工程、中国邮政郑州航空邮件处理中心已开工建设,项目完工后,郑州机场年货邮保障能力将增至110万吨,日均邮件处理量可达68.6万件。
3.郑州机场可快速将药品运输至全球63城。
12月12日,郑州至太原高铁与新郑机场至郑州南站城际铁路同步开通运营。其中,郑太高铁作为河南米字型高铁网络中的一“点”,是中原通向大西北的重要通道之一,该线路全线的开通使郑州到太原的最短运行时间压缩至2个多小时。同步开通的机南城际铁路,连接新郑机场与郑州南站两大交通枢纽,全长10.9公里,设计时速200公里,与已经开通的郑机城际铁路相连,是沟通郑州站、新郑机场站与郑州南站的重要通道。目前,郑万、郑阜高铁已通过机南城际与郑太高铁相连通,旅客从新郑机场即可乘坐高铁直达山西晋城以及河南周口、南阳等地。随着今后列车运行车次的加密,郑州航空港区交通区位优势还将进一步得到彰显。
2.郑州南站主站房封顶。
常住人口增多 公共交通完善
1.地铁港区北站启用,未来与17号线连通。
12月12日,为方便群众出行,郑州地铁城郊线(2号线)港区北站正式启用,港区北站位于华夏大道与太湖路交叉口东侧,地下三层岛式,共设A、B、C、D四个出入口。该站点同时也是郑州地铁17号线(郑许市域铁路)的北端,未来将成为郑许一体化的重要通道。
2.地铁城郊线(2号线)延长运营时间至22:00。
3.国内最大单体互通立交即将贯通。
12月11日,郑州电视台《郑州新闻联播》对京港澳高速、河南省道102与郑州市四港联动大道组合式互通立交项目进行现场报道。项目占地1236亩,桥梁长度9800米,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单体互通立交工程。航空港区此前规划了“四纵六横半环”的快速路系统,该项目即是中间一纵一横的交汇点。建成后,对于优化和完善郑州市东南部以及航空港区的交通运输组织,提高航空港区的道路通行能力、促进区内物流由空港向陆港结构转换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4.规划新增4个高速出入口。
根据《河南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21—2035年)》,按照“拓展省际出口、提升通道能力、完善路网覆盖、强化枢纽功能”的基本思路,我省进一步完善高速公路网布局。未来,郑州航空港区还将新增高速出入口4个,分别处于京港澳高速与舜英路交叉处(苑陵故城站)、京港澳高速与G343交叉处、郑民高速与广惠街交叉处、郑民高速与前程大道交叉处。目前,此4项目均处前期规划阶段。